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策略经营 > >> 正文

「创新传承·论坛聚焦」干货十足!专家学者齐聚“大千故里”共探中国书画创新传承

时间:2023-08-24 23:15:09     来源:四川新闻网

川网传媒·四川新闻网内江8月24日讯(记者 谢川霞)“故土情怀是中国画家最重要的品质之一,如果一个画家不爱自己的故土,他不可能创作出好作品。”四川省社科院艺术研究中心主任、四川省美术家协会理论委员会副主任唐林24日在四川“大千故里”内江,分享了张大千所绘四川人物画像《小鹤卿》背后的故事。他表示,这幅画不仅具有故土情怀,而且对今日中国书画如何传承、如何发展有重要借鉴意义。

唐林分享《小鹤卿》背后的故事

8月24日,以“创新传承 相融共生”为主题的书画传承发展论坛在“大千故里”内江举行。在以“中国书画创新传承意义与路径”为主题的分论坛上,与会嘉宾围绕书画艺术历史源流及时代价值、书画艺术保护发展,分享真知灼见,探讨中国书画创新传承意义与路径。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在中国五千年璀璨文明里,书画有着浓墨重彩的一笔。何为传承?何为创新?四川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管苠棡认为,传承的核心概念是当代中国画“现实幻象”美学;创新的实质是“造新的文化生命体”;相融的逻辑是历史存在与当代转化;共生的路径是全民美育;革新书画的关键是必须要从艺术美学上寻求突破;路径为画理画论经典语录式传颂,推进全民美育。

就书法而言,近年来中国书法得到了空前的繁荣与发展,“但是书法批评没有跟上书法发展”,四川省人民政府参事,四川博物院首席专家、研究员魏学峰在主题论坛上,从中国书法发展的历史出发,纵深解析书法批评的重要性,横向对比中西方书法批评的区别,表示“应研究如何把中国传统批评模式跟西方现代批评模式相融来促进当代书法的发展,年轻一代书法家应该在关注书法理论的基础上,用直面书法批评的方式来引导创作。”

分论坛现场

“批评文章的作用是显著的”,在圆桌论坛环节,扬州大学教授、美术学博士贺万里提出,如少儿书画培训、老年大学、书画专业学历教育、各行业的群体化书画展览等较为专业的书画传承路径,都呈现出书画传播与传承的碎片化现象。“如果书画学习者可以通过读点中国绘画史、看点画学理论、阅读批评文章,逐渐对书画艺术的理解形成正确的认知观念,将对书画传承的体系化意义重大。”

以实践促发展,书画教育是热议话题。四川民族学院美术学院院长刘康杨从民族学校的角度出发,提出在“整合传统与现代,挖掘民族文化瑰宝;引导创新思维,创作多元的题材与风格;融入现代科技;跨学科、学校、研究机构合作等方面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创作空间和培养机会,推动中国传统书画和少数民族书画在创新中焕发新的生命力。”

一笔一画,四川遒劲有力。天府大地孕育出无数历史文化名人,从不同维度塑造着中国书画文化,凝聚着中华民族的“根”与“魂”。在圆桌论坛环节,内江师范学院张大千美术学院党委书记彭永馨,针对中国画的继承与发展途径探讨表示,从朴素的描绘到表达深厚的内涵,从追求“形”到追求“韵”,无不流露出中国人内在的精神气质,反映了不同时期人们审美意识形态的变迁。从理论到实践,如何守正出新?“要从传统方式进一步拓展、延伸。”彭永馨解释道,如营造氛围、耳濡目染,让大众对中国画有一个基本适应的土壤和环境;口授心传与师授师承,这种传承方式主要培养的是对固有法式与创作经验的熟练运用,注重绘画的实用性;行业打造与谱诀传授,古代这主要是针对专业画师的传承方式。在当代,各类美术院系中国画专业学生学习国画便是这类方式的演化。

中国书画,是世界文化中独一无二的瑰宝,笔触细腻,色彩绚烂,构图多变,展现了中国文化的深厚底蕴和艺术家们的卓越才能。管苠棡表示,以传承书画艺术的方式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既是书画艺术发展的内在需求,也是提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影响力,增强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重要途径之一。

点击下图查看更多精彩内容

关键词:
x 广告
x 广告

Copyright ©  2015-2022 北冰洋游戏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沪ICP备2020036824号-3   联系邮箱:562 66 2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