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策略经营 > >> 正文

上半年68家券商“沾”165张罚单 一类罚单开出历史纪录 投行、研报、经纪处罚最高发|焦点速看

时间:2023-07-03 17:57:57     来源:财联社

罚单多,涉及业务广,强监管给行业打下深深烙印。

据易董数据,截至6月30日,各级证监部门共派出165张罚单。其中,45张涉及研报违规,55张涉及经纪业务违规,43张涉及投行业务违规,12张涉及资管业务违规,18张涉及公司合规内控问题。需要说明的是,部分罚单涉及多项业务违规,为体现分业务违规情况,因此有少量重复统计。

上半年研报罚单的密集程度超乎寻常,与投行罚单数量不相上下。据以往数据,2022年同期研报罚单仅4张,2021年同期仅1张,以往少有将研报违规单独作为一项分类来统计的情况。


(资料图)

合规内控罚单中,除了内控制度不规范、公司治理存在缺陷等,还有员工不当兼职;泄露监管调查信息;考试违规等涉及廉洁从业的问题。近期,中证协开始对券商的廉洁从业情况进行调研,围绕廉洁从业管理的组织架构、机制建设,以及过去三年员工被内部追责的情况展开。廉洁从业的监管重视程度提高,罚单随之而来。

从被罚对象来看,上半年共有68家券商及相关从业人员接罚单。其中,中信建投、方正证券为上半年遭罚最多的券商,两家均各接罚单6次。中信建投违规事由主要集中在投行、研报;方正证券违规事由以经纪业务为主。

罚单数超过5张的其他券商有中信证券、五矿证券、民生证券、华金证券、国泰君安、国海证券。54家券商被罚次数在3次以内,占比接近八成。

经纪业务罚单55张,上半年最多

经纪业务作为一贯的处罚重灾区,上半年涉及数量最多,占比近三成。处罚事由多集中在无证展业、代客理财、违规炒股、不当宣传这几大违规事项上。

根据罚单的表述,无证展业主要表现在:不具备基金从业资格违规参与基金销售活动;未取得证券投资顾问资格向客户提供证券投资建议;未取得证券投资咨询执业资格向客户提供分析、预测、建议等信息;未取得期货投资咨询资格为客户提供期货投资咨询建议。

金融产品代销目前是券商初期财富管理转型的发力点,券商渠道的新发优势与投顾能力为券商在代销方面助力,很多分支机构也就此下达高额的任务指标,甚至出现“全员营销化”。这也就不难解释为何基金销售与投资顾问成为券商经纪业务违规的高发区。

华西证券深圳民田路证券营业部的一张罚单里就集合了这几大主要问题,公司未在中国证券业协会注册登记为证券投资顾问的人员向客户提供投资建议;个别投资顾问向客户提供投资建议未有合理依据;个别非营销人员参与基金销售获取奖励;个别不符合期货从业人员条件的员工从事中间介绍业务获取奖励。

违规炒股与代客理财一直是分支机构的痼疾,上半年就有10起罚单内容与之相关,处罚上至公司高层,下至营业部员工。据统计,安信证券、财达证券、广发证券、国海证券、国信证券、恒投证券、华安证券、华龙证券、民生证券均有处罚与员工炒股有关。

华安证券时任总经理杨爱民,利用他人账户炒股21年,累计交易390只股票,累计交易金额高达9亿元。扣除相关税费后,交易亏损。安徽证监局对其处以25万元的罚款。作为公司高层,使用自家账户违规炒股多年,但却一直未被查出,从侧面也反映了内控制度的缺陷。

证券从业人员不得私下炒股,更不能代客理财,行业法律法规一直强调,但分支机构该现象仍屡禁不止。一方面,反应了部分从业人员的合规意识淡薄,另一方面,不少从业人员铤而走险,抱有侥幸心理,实则也是认为潜在收益高于所承担的风险。

投行罚单43张,3家机构被立案调查

“零容忍”监管基调下,投行业务违规行为同样高发,上半年开出43张罚单,占比超过四分之一。43张罚单涉及26家券商,其中罚单较多的包括中信证券(5张)、光大证券(3张)、国海证券(3张)、华泰联合(3张)和民生证券(3张)。

处罚原因重点集中在于投行人员尽职调查不规范;出具的文件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未能履行持续督导职责等方面。

值得留意的是,上半年东北证券、国海证券因投行业务违规被行政处罚,分别事涉豫金刚石非公开发行股票、胜通债承销;广发证券、东兴证券、东海证券因投行业务违规被立案调查,分别事涉美尚生态景观非公开发行股票、泽达易盛IPO、金洲慈航重大资产重组。上述重罚大多因券商作为中介机构期间未勤勉尽责。

从罚单数量看,中信证券半年5次被罚引人关注。在华钰矿业IPO保荐过程中,对关联方及关联交易现场检查不到位,对销售收入及主要客户异常变化核查不充分,中信证券及两保代先后被西藏证监局及上交所予以监管警示;4月12日,因未对嘉禾生物保荐项目异常情况进行审慎核查,中信证券及两保代同样被采取书面警示;1月11日,因华大智造在科创板IPO过程中存在信息披露违规行为,中信证券保荐代表人肖少春、路明遭到书面警示。

从处罚力度看,国都证券董事长被罚及投行业务暂停半年颇为罕见。4月11日,因投行业务内控制衡失效等诸多问题,国都证券被采取责令改正并限制投行业务半年的行政监管措施,与此同时,国都证券董事长翁振杰因负有主要责任也需接受监管谈话。

券商上半年因投行业务被立案调查的情况也屡屡出现,包括广发证券、东兴证券、东海证券等。

因在美尚生态2018年非公开发行股票保荐业务中未勤勉尽责,涉嫌违法,证监会决定对广发证券进行立案。

东兴证券的情况则是,在执行泽达易盛(*ST泽达)IPO项目中涉嫌保荐、承销及持续督导等业务未勤勉尽责,公司被证监会立案。因在金洲慈航2015年重大资产重组中,开展独立财务顾问业务涉嫌未勤勉尽责,东海证券同样被证监会立案。

在一众投行罚单中,被立案调查后被处以高额罚款的有东北证券。在豫金刚石2016年非公开发行股票保荐及持续督导中,东北证券存在多项违法事实,证监会决定对东北证券责令改正,给予警告,没收保荐业务收入万元,并处以万元罚款;此外,公司5名保代均被给予警告及5-20万元金额不等的罚款。

事出胜通集团债券信息披露违法违规案,今年来国海证券及保代仍被追责——时任国海证券债券与结构金融部执行董事、胜通集团债券项目负责人孙彦飞被证监会给予警告、处以30万元罚款,并被采取5年市场禁入措施。此外,孙彦飞、刘延冰采取出具警示函的监管措施。

研究业务罚单45张,背后是“双随机”检查

相较往年,2023年上半年研报罚单呈井喷式增长,占比超过了罚单总数四分之一。对比来看,2022年上半年研报违规数量仅4起,涉及2家券商;2021年同期研报违规罚单仅1张。

这45张罚单涉及国盛证券、渤海证券、西部证券、开源证券、天风证券、中信建投、国泰君安、信达证券、中天证券、招商证券、英大证券、东亚前海证券、粤开证券、西南证券、首创证券、山西证券、申港证券、野村东方国际、民生证券、申银万国、太平洋证券、中原证券、华安证券和广发证券等24家券商及51名从业人员。

绵绵不绝的卖方研究罚单,成为“双随机”现场检查的后续,45张罚单中有43张来自于监管于2022年开展的“双随机”检查。5月中旬,证监会向各券商通报了2022年研究报告“双随机”的现场检查情况,共覆盖45家公司的300篇研报。结合最终被罚情况来看,这45家被检查的券商当中,超过半数(23家)都领了罚单。

从频率来看,“双随机”研报罚单多为批量处罚,集中在5月和6月:如6月8日及6月16日各开出7张罚单,5月22日、6月29日也一次性公布了5张罚单。从处罚力度来看,出具警示函及一案多罚更为普遍,被罚对象主要涉及分析师本人、研究所管理人及公司本身。

值得一提的是,因管理不到位,今年上半年也出现了券商研究所所长、人力资源负责人连带被罚的情况,比如东亚前海研究所所长贺燕青、国泰君安研究所所长黄燕铭、西部证券研究发展中心负责人穆启国,西部证券首席战略与人力资源官刘庆海、人力资源部负责人赵聪。

从具体被罚原因来看,今年对研究业务违规的容忍度显然降低很多。

一是在内容制作端,数据及单位错误、预测不严谨、论据不充分、内容夸大、来源真实性等等均是违规的高频问题;二是在传播发布方面,存在传播未经公司审核通过的研究草稿、对外发表言论时未能法规要求等情况;三是审核质控上,把关不严及流程不完善、内控机制不完善及执行不到位、人员不适格是主要原因;四是制度建设方面,业务管理制度不健全、未建立信息形成留痕机制、邀请外部专家制度不完善等问题也被提及。

在5月中旬通报的“双随机”现场检查情况,证监会也对研报制作目前仍存在的三大问题进行了总结:一是部分公司内控制度未根据法规规范要求及时更新调整;二是部分公司内控制度执行有效性不足;三是具体研报制作审慎性不足,个别员工私自发表证券分析意见。

针对上述问题,中证协6月14日向各证券公司发布通知称,为落实“双随机”现场检查相关工作安排,巩固专项工作成果,加强行业警示教育,开展发布证券研究报告业务培训,要求各券商高度重视此次培训工作,于2023年6月底前完成培训。

12张资管罚单,开给8家券商

2023年是资管新规过渡期结束的第二年,经历了过渡期的调整与适应后,今年来券商资管业务进一步摆脱了“水土不服”的窘境,主要表现为上半年资管罚单数量的大幅减少。

2023年至今,券商共收到了12张资管业务罚单,罚单数量同比减少了四成。这12张罚单分别开给了太平洋证券、国都证券、首创证券、长城国瑞证券、华福证券、信达证券、五矿证券和银泰证券8家券商,和2022年相比,2023年券商资管子公司被罚的情况大幅减少。

从处罚力度来看,“一案多罚”的情况在资管领域也屡见不鲜。因私募资产管理业务运作不规范,6月9日,五矿证券遭到深圳证监局的“一案三罚”,包括公司本身、时任分管资产管理业务的高管,以及时任资产管理业务部门负责人;信达证券及长城国瑞的情况同样类似。

从处罚原因来看,违规新增产品、尽职调查不规范、其他内控不规范、独立性不足、运作不规范、未有效履行投资管理职责、投资者适当性管理不规范等多被提及。从处罚结果来看,出具警示函及责令整改占据多数,但暂停新增业务资格3个月或6个月的情况亦有之。

其中,被暂停业务资格的两家券商分别是五矿证券和太平洋证券。

6月9日,因私募资产管理业务运作不规范,五矿证券收到深圳证监局罚单。除责令整改外,五矿证券更被要求暂停新增私募资产管理产品备案6个月(为接续存量产品所投资的未到期资产而新发行的产品除外,但不得新增投资),暂停期间自2023年6月5日至12月4日。

太平洋证券的情况是,在2017年3月设立并管理的某资管计划在期限匹配、估值方法上均不符合有关规定,且按照要求不得新增规模,但公司仍违规新增该产品规模。2月27日,太平洋证券被采取暂停资产管理产品备案3个月、责令处分有关人员的行政监管措施。

(文章来源:财联社)

关键词:
x 广告
x 广告

Copyright ©  2015-2022 北冰洋游戏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沪ICP备2020036824号-3   联系邮箱:562 66 29@qq.com